暑假期間,不少大學生選擇在暑期打工,尋找各種兼職,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、豐富社會經驗,也可以增加收入減輕家庭負擔。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卻打著招聘兼職的幌子,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進行詐騙。蕪湖高校園區派出所提醒說,大學生暑期兼職需要防騙。
大學生兼職需防騙
被騙近2000元
7月4日下午,大學生小阮來到高校園區派出所報警,稱自己
網上兼職“刷鉆”被騙了。據民警了解,小阮在一個
網上兼職群里,找到一個可以“刷單返現”的兼職工作,于是和對方聯系,并按對方的要求,通過支付寶完成了支付,進行刷單,但對方始終以卡單為由要求重新支付。在完成第二次支付后,對方依然不退墊資、不支付傭金,小阮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近2000元,于是趕緊報警。
據民警介紹說,這是一種常見的網上詐騙,由于這種“刷鉆”的
網上兼職工作比較簡單,只要在電腦上操作即可,不用風吹日曬,因此不少大學生容易上當受騙。
7月9日,記者在58同城網上查詢獲悉,有大量的招聘暑期兼職的信息,其中不少就是類似的“刷鉆”兼職。記者分別與其中的一個商家取得聯系,對方稱無需繳納任何押金,只需開通支付寶或網銀,且有330元以上的流動資金,就能開始刷單,刷單的錢就是用兼職者的流動資金先墊付,購買物品支付后,商家確認并保證在1-5分鐘內給兼職者結算本金和傭金,且每單的傭金為20元。民警表示,類似的“刷鉆”詐騙案件層出不窮,騙子就是以“刷鉆”為由騙錢財,得手后根本不會將本金和傭金返還給刷鉆者,大學生們千萬不要上當。
暑期兼職遠離騙局
各高校的海報欄、網絡論壇里,到處都有大學生暑期兼職的信息。警方表示,大學生們暑期兼職,要遠離傳銷,兼職時要遠離各種陷阱。
據記者了解,暑期兼職,主要存在以下幾種陷阱:
一是傳銷陷阱。近年來,蕪湖警方在打擊傳銷的過程中,頻繁發現大學生們的身影。高素質的大學生們緣何深陷傳銷漩渦呢?除了傳銷組織以就業、創業、兼職名義拉人的騙術高明外,還與大學生們缺乏社會經驗、容易被騙有關。警方表示,傳銷有幾個特征,通常會有很多人群情激昂,交納高昂的“入會費”,任務就是發展更多的人;如果大學生們不慎落入傳銷陷阱,應立即停止打工,及時報警。
二是以交押金、報名費等各種名義騙錢。一些中介利用大學生急于在暑期找工作、
找兼職的心理,在街頭大肆張貼廣告,以交押金、報名費、體檢費等名義騙錢,還有的中介公司收取了中介費后,始終拖著,無法介紹到合適的工作。
三是“高薪到外地工作”。6月29日,合肥市救助管理站一下子來了16個因為打工被騙的求助者,他們被吉林當地的中介以高薪介紹工作為由騙到合肥,聲稱每月基本工資6000元、包吃住,隨后中介以入職費、體檢等名義向每人收取1600元,結果這些人來到合肥后,聯系不到人,才發現被騙。警方提醒說,類似的到外地兼職,人生地不熟,大學生們在對對方單位沒詳細了解的情況下,要特別小心謹慎,不要貿然行動。
四是“桃色陷阱”。記者在58同城網上看到,部分蕪湖企業在網上招聘暑期兼職,“誠聘包廂女服務員可兼職,300元/天,日結”,“商務小妹400元/天起,日結”,“高薪誠聘包廂服務員”……警方提醒說,女大學生暑期兼職,盡量不要到娛樂場所去打工,女大學生暑期當家教,也要當心落入陷阱。
五是“無協議陷阱”。由于很多大學生只是在暑期打工,因此用人單位拒絕與學生簽訂書面協議,結果打工結束后,有的公司不付勞務費,或以各種理由扣減勞務費,因為沒有書面協議,兼職大學生遭遇維權難。
六是“無底薪,靠提成”的陷阱。一些商家在暑期招學生做兼職,稱兼職業務員沒有底薪,做得多提成多,但是大學生應聘后,雖然付出了很多勞動,但由于產品推銷難度大而成交寥寥,最終拿到手的錢很少。
警方為學生支招
據悉,大學生在暑期內兼職不算是就業,因此不受《勞動法》的保護。高校園區派出所的民警提醒說,大學生在
找兼職時,一定要通過正規職業介紹機構找工作,問清楚工資以及雙方責任關系等情況,不要輕信所謂的“高薪”工作,上崗前最好能與單位簽訂一份書面協議;不要輕易相信網絡招聘和廣告;要時刻保持一顆戒備的心,做好預防工作,提高自我保護意識,要學會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。
民警特別提醒說,大學生們暑期兼職時,如果面試地點是臨時租借來的賓館等地,招聘單位只有手機單一聯系方式,安排晚上面試,面試安排在偏遠的地方等,就一定要當心了,十有八九是騙子。大學生們在暑假打工期間,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,要隨時和家人保持聯系,把自己這邊的情況詳細告知,比如在什么單位工作、單位的具體地址等等,這樣萬一出現意外情況,家人報警后可以及時得到救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