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自由、回報豐厚、還能多門手藝。家住棲霞區的熊阿姨受這些“誘惑”在這兩個月就在干這些活,可眼看著就要“發工資”了,可結果卻讓她直呼上當。
原來,熊阿姨退休后一直在家帶孫子,直到暑假結束,孫子上學去后,熊阿姨突然覺得閑下來以后有點無聊。于是,熊阿姨在朋友建議下打算找份兼職,打發打發時間。直到8月中旬,熊阿姨看見了一條招聘信息,稱不用上班,在家做手工制品也能賺錢。熊阿姨覺得這份工作挺適合自己的,迅速添加了客服倩倩為好友,準備大干一場。
倩倩自稱是專門負責招工的,她向熊阿姨介紹,她們公司的產品都是出口的。要做的也很簡單,就是用她們提供的材料按她們要求制作,在規定時間加工好后再將東西寄回去,就可以領取報酬了。熊阿姨看了對方發來的資料,發現制作這種手工品并不難,做成一個需要兩天的時間。“這樣兩天下來輕輕松松就能賺一兩百塊錢。”熊阿姨事后告訴民警,當時她便決定做這份工作。
這時倩倩表示,因為原料都是公司寄到熊阿姨家中,所以需要熊阿姨交2800元的押金。熊阿姨覺得交押金也無可厚非,不過她還挺有心眼,向對方表示,萬一先交了押金收不到原料怎么辦。對方則表示,只要熊阿姨先交500元定金,剩下的錢貨到付款。熊阿姨覺得這樣很公平,于是依言行事。通過先交了500元,果不其然,沒幾天原料就寄來了,連帶著還有一份合同,上面明確寫著手工費128元/副,并要求在三個月之內完成,否則要繳納違約金,熊阿姨看著貌似很正規的合同,于是她又支付給快遞員2300元。
之后,在做手工期間,熊阿姨還加了業務指導王老師和李老師的微信,在制作過程中有什么不懂,就向這兩位老師請教。“作品按顏色貼好后,還要用熨斗燙平,而且不能有任何污漬,要求很高的!”,就這樣無論白天夜里,只要一有時間熊阿姨就趕緊忙這份手工活,一直忙活了2個月。直到9月12日這天,熊阿姨終于將所有產品做好了,她算了算,自己能拿5000元左右的手工費。然而,當她將成品一幅一幅包裝好后,準備聯系快遞寄出去時,卻發現對方電話、微信都聯系不上了,自己也連一個地址都沒,根本寄不回去。
這時熊阿姨才意識自己被騙,大呼上當稱,“我豈不就是花了2800元,自己給自己找事做,瞎忙活?”目前,警方已針對此事展開調查。 民警提示:
網絡兼職魚龍混雜,一些門檻低薪酬卻很高的工作往往正是騙子設下的陷阱,廣大求職者在網上找工作時,最好前往用工單位實地考察,也可通過當地工商部門的網站或者撥打電話,查詢用工單位信息,以辨別真偽。